维基小说
  1. 维基小说
  2. 耽美小说
  3. 抚宋
  4. 第七百一十三章:全面开战
设置

第七百一十三章:全面开战(1 / 2)


黄河终于封冻了!

昔日滔滔黄水变成了平坦的通道无数的车辆牲畜以及军队踩着厚厚的冰面越过了黄河。

天宋六年十月底辽国发布了南征令。

以镇南王耶律珍为统帅尽起三十万大军开始南征誓要将先皇耶律俊未曾完成的一统天下的伟业彻底完成。

辽军兵分三路一路由西京道总督耶律环为首率西京道本部兵马汇同晋国柳全义攻打陕西路同时密切关注西军动向一旦西军有异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将西军阻挡在河西、陕西一带不让其插手中原战事。

第二路则由耶律隆绪为首以开封府东京城为大本营向南阳、商丘等方向进攻。

第三路由耶律珍亲自率领自京东方向向江淮流域发起勐攻这一路也是辽军攻击的重点。淮河流域一失江南必然不保长江虽险却无以为凭是根本无法阻拦辽军的。深知这一点的江宁新宋朝廷也是在江淮流域布下了重兵。

如果说在陕西路以及中部战场之上宋军纯粹是以防守为主的话但在江淮流域却是有守有攻摆出了一副要在这里与辽军决一雌雄的架式。

有传言说辽国承天皇太后萧绰已经离开了中京移驾到了南京道析津府也有说萧绰已经秘密到了河北大名府亲自坐镇、督导整个辽军南征事宜。

而负责为数十万辽军转运后勤的则是承天皇太后的父亲萧温。

蕴酿、筹备了数年的这一场最终的争鼎大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江宁新宋朝廷在他们的江宁周报之上发布了全国动员令。

“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击鞑虏之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首辅萧诚在江宁周报之上发出了铮铮之言。

这一期的江宁周报印刷了超过十万份免费发往全国各地分发张贴。

数年的酝酿、宣传、鼓动在这份动员令下达之后终于看到了作用全国上下短短的时间之内群情激愤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尽数被动员了起来。

这是一场汉人的生死存亡之战毫无退路。

输则华夏无存。

“师父这一仗我们打得赢吗?”赵安有些忐忑地看着萧诚。

三十万辽军南征如果再算上京东、河西、河北那些仆从军五六十万人那是妥妥有余的。上一次辽军击破东京拢共也不过二十万人。

而这一次辽军的规模更大。

“官家当然能赢!”萧诚笑着道:“得益于官家这些年来带着司农寺培养出来的优良种子我们大宋这些年来慢慢地积累了数年之粮就是从今年开始颗粒无收我们大宋也能支撑两年而不会饿肚子。”

“真的吗?”赵安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是他的功劳。

从安民一号到安民三号从亩产四百出头到现在亩产超过六百斤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了田间地头。虽然距离师傅所说的千斤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赵安现在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自信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也许千斤都不是终点。

粮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各种各样其它作物、疏菜的品种改良都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之上。

司农寺现在毫无疑问是大宋最庞大的一个部门。

民以食为天。

不管你想干什么第一步总是要让跟着你的人能填饱肚子。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明礼节。

你要求饿着肚子的人还要讲大义明礼仪这就是耍流氓。

师傅有时候说得话听起来很粗俗一点儿也不像是一个两榜进士说出来的话但每每这个时候的师傅反而是赵安最为喜欢的。

“官家你可知现在我们一年的钢年产量有多少斤?”萧诚笑问。

赵安歪头想了片刻:“似乎在哪份折子上看到过户部应当做过统计的可是我忘了。”

“陛下只记得自己的粮食亩产量总产量对钢铁却是不太上心哦!”一边的司军超笑了起来。

虽然这位早就赋闲在家但如今不同往日随着辽国的大举入侵大宋需要内部更加地团结而安抚司军超便等于安抚住了整个南方传统势力。

于是一个太子太保另加韩王的头衔便落到了司军超的头顶上。

当然与这些虚无的东西不同的是司军超可以随朝议事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让你上朝不让你参与到朝政的治理当中你再大的能耐也无从施展你在朝中的代理人没有你这样的影响力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出该有的作用。

现在司军超能重新站到朝堂之上纵然只有议事权没有决定权却也足够让传统的南方势力心气儿大振了。

这两年在萧诚的淫威之下传统南方势力被打压得毫无声气几乎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超过十亿斤。”萧诚沉声道。“官家大宋过去最鼎盛时期的钢铁产量不过一亿五千万斤去年一年我们的产量是那时的六倍有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